南昌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校友之家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友风采

投笔从戎志,归乡筑梦行


——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2023届毕业生海瑞华模范事迹

从彭城军营到赣鄱大地,再到西南边陲的元阳县,海瑞华,一名90后中共党员,用他的青春与热血,书写着一曲从献身国防到奉献基层的壮丽篇章。作为南昌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23届本科毕业生,海瑞华不仅是一名退役大学生士兵,也是一名在基层扎根、发光发热的定向选调生。

弱冠从戎马,携笔叙芳华

2018年9月,21岁的海瑞华积极响应南昌大学武装部号召,怀揣着对国防的热爱与责任,毅然入伍。他乘坐北上的绿皮火车,前往江苏徐州——这座五省通衢的历史名城,开启了为期两年的军旅生活。

军营中的淬炼,对于海瑞华而言,是意志与体魄的双重考验。其中最让他刻骨铭心的,莫过于一次作为连队中唯一新瞄准手参与的实弹射击任务。一个酷热难当的下午,海瑞华和战友们在沙漠中观摩战炮班的实弹射击演练,百米开外,指挥员挥动红旗,炮声轰鸣,火光冲天。初踏军营,对枪炮声尚无感知的他首次感受到战场的残酷与激烈,震耳欲聋的炮声让他瞬间耳鸣,内心充满了疑惑与恐惧:“我真的要开炮吗?”“穿上军装,就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放弃幻想,准备战斗!”老班长如雷贯耳的喝声斩断了他内心的挣扎,自此,海瑞华开始了风雨无阻的训练生活。

加班加点,反复推演,面对身心高压,他曾多次想过放弃,沙场的风沙强劲有力,但更强劲的是金戈铁马的少年志向,种种困难他都义无反顾地坚持下来。最终,在正式的实弹演习中,他所在的班作为全营首发,精准打击目标,荣获“神炮班”称号。

海瑞华的军旅生涯,是两年铁与血的洗礼。他曾在漫天风沙的大漠中,在烈日与高温下,体验重装奔袭时喉咙涌出的血腥;在全身乏力、意识模糊的时刻,双腿深陷泥泞却依然坚定前行;更在万家灯火时,于皖东腹地、孤烟漠北,长灯冷月下,独自站岗,守护亿万百姓的安宁。肩国之寄,膺民之望,这份孤独与坚守,成为他军旅生涯中不可磨灭的印记。

退伍不褪色,实干践初心

退役复学后,海瑞华迅速调整心态,积极融入大学生活,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多个领域发光发热,将军人的奉献精神延续至校园内外。

恰逢南昌大学百年校庆,作为志愿者的海瑞华全情投入,承担起嘉宾接待工作,以专业与热情,展现南昌大学学子风采。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期间,他响应校武装部号召,再次投身志愿服务,加入退役人员志愿者团队,以高标准接待来校参赛人员,用实际行动践行“退伍不褪色”的信念。

利用自身优势,海瑞华重新组建学院足球队,担任队长期间,为球队争取到千余元赞助,并外聘专业教练,显著提升了球队实力;营造出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充分展现出他优秀的组织能力和对体育精神的深刻理解与践行。

海瑞华深知理论与实践并行的重要性,他借助学院实习平台,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深入基层,于2021年7月至8月在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人社局人事仲裁院实习。期间,他接待来访群众,处理劳动纠纷,作为主要负责人,他管理实习学生日常工作,展现出高度的责任感与专业素养。

2021年底,海瑞华以南昌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评估员的身份,参与江西省巩固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他深入乡村,了解基层社会的运转状况和乡镇干部的工作状态,从大局中体会基层工作的价值,从细节中领会重大方针的意义,以实际行动彰显了为国为民的情怀,展现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心系桑梓,志在基层

海瑞华的选调生之路,始于对家乡云南与经济繁荣地区发展差距的深刻体悟,以及赣鄱大地红色革命精神与南昌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公正启行,管济衡平”教育理念的双重激励。

自2017年走出云南高寒山区,海瑞华在更广阔的天地求学,他深刻认识到云南在教育、经济等领域发展步伐略显缓慢,与部分地区尚存差距,这激发了他回馈家乡、服务人民的强烈愿望。赣鄱大地的红色底蕴与南昌大学的文化熏陶,不仅赋予了他深厚的家国情怀,更坚定了他以实际行动投身基层、助力乡村振兴的决心。

入职后的海瑞华,以选调生的身份,在元阳县南沙村委会担任党组织书记助理,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与强烈的服务意识。除在公务员培训中主动担任副班长和临时党支部副书记,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深化党员教育外;他还深入基层,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关键领域进行深入调研。在办公室的工作中,海瑞华负责综合协调、公文办理、档案管理等工作,他积极参与财务管理、后勤服务,以及干部任免转正考察工作,为部内党风廉政建设贡献力量。

作为元阳县南沙村委会党组织书记助理,海瑞华以实际行动践行服务人民的初心。2024年7月,他主动协调资金,为村委会所辖村小组安装路灯,极大地便利了群众生活;8月,他又赴县高级中学、南沙小学开展志愿授课,分享知识与经验,以教育之力启迪广大学子未来之路。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理想与使命并行,实干书写青春担当。最终,海瑞华坚定选择基层,成为西南边陲——云南的定向选调生,赴红河州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元阳县,位于云南省南部,以壮观的元阳梯田闻名于世,2013年6月22日,红河哈尼梯田在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5处世界遗产。元阳梯田不仅承载着自然与文化的双重价值,更在乡村振兴中被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彼时,元阳县虽已摘下贫困的帽子,但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道路上,仍面临着艰巨任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已经吹响,海瑞华坚信,随着国家持续不断推进乡村振兴,基层干部与当地各族人民群众勠力同心,定能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开创一番新天地。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海瑞华的事迹是当代青年响应国家号召、投身基层、服务人民的生动写照。从云南高寒山区走出的他,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深厚的社会责任感,将个人的梦想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崇高追求。在基层选调生的道路上,海瑞华与当地人民共同绘制乡村振兴的壮丽蓝图,书写了一段段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时代华章。广大青年当以此为榜样,以青春之名,立鸿鹄之志,汇聚成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磅礴之力,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人物简介:

海瑞华,1997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云南弥勒人,南昌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23届本科毕业生,退役大学生士兵,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某部,获优秀义务兵一次,旅嘉奖一次,2023年入选云南省定向选调生,现就职于中共元阳县委组织部。


出品/公道传媒全媒体运营中心

供稿/张睿桐

值班编辑/张睿桐

责编/熊可

终审/周德忠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   邮编:330031   电话/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