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学院动态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彭凯平教授南昌大学讲座:积极心理学引领幸福人生

12月19日,由南昌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与校团委主办的积极心理学讲座在文法楼模拟法庭举行。中国积极心理学发起人、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院长彭凯平教授担任分享嘉宾,为到会三百余名青年学子带来了一场关于“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积极心理学的科学建议”的知识盛宴。

IMG_2129.jpeg

讲座伊始,彭凯平教授亲切地为学生送书签名,现场气氛热烈。在讲座中,彭教授深入阐释了积极的心理能量,其涵盖爱、幸福、有用感与意义感等多方面要素,并提出“人人皆可为圣贤——吾心光明,夫复何言”的理念,倡导致良知、知行合一的精神境界。

IMG_2130.jpeg

彭教授详细解析了王阳明产生积极体验的三个生理基础:一是抑制杏仁核活动以减少消极情绪;二是促使大脑分泌多巴胺、催产素、类非肽、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以产生快乐;三是培养升华的人性感与积极的意义感。同时,他还介绍了情绪调节的“八正法”,包括深呼吸、闻香、抚摸身体、抬头挺胸、运动、专念暗示、倾述写作、自我慈悲等实用技巧。

关于消极情绪,彭教授指出杏仁核是其加工中心,人类的焦虑症往往伴随杏仁核活动的长期升高,而大脑皮质可通过吸气人为降低杏仁核温度,闻香也能改善情绪体验,这与迷走神经密切相关。迷走神经不仅支配呼吸、消化和心脏等重要器官的感觉、运动及腺体分泌,还与亲社会行为有关,且幸福与迷走神经的正常功能紧密相连。

IMG_2131.jpeg

彭教授进一步分享了引发幸福体验的行动方法,即颜施、身施、言施、心施、眼施。颜施强调迪香式微笑,其特征为笑容饱满、牙齿露出、嘴角肌和颧骨肌上扬、眼角肌收缩致眼周褶皱出现,此类微笑与个人幸福密切相关。身施注重人的行动天性,如行动、触摸、禅思、行善、养心等。言施倡导积极沟通,指出沟通中“沟”是手段,“通”是目的,缺乏沟通或沟通不当易引发人生诸多不快,而良好沟通则与快乐、幸福等紧密相连,并列举了影响感情的“末日四骑士”——批评、鄙视、辩解、冷战等负面沟通方式。心施着重体验福流,美国心理学家齐斯真米哈伊发现美术家、棋手等在专注活动中常达物我两忘境界,此即福流体验,中国文化中庄子笔下庖丁解牛亦是福流体现。眼施则需利用人类视觉加工特性,克服无意视盲,培养慧眼禅心。

IMG_2132.jpeg

整个讲座过程中,彭凯平教授以其渊博的知识、幽默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在讲座尾声的提问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内容涉及对不良情绪的感知、对爱的理解等多方面困惑,彭教授一一耐心解答,现场互动频繁,气氛活跃。他鼓励学生每天为自己留出时间培养情绪调节技能,提醒自己我们的才能和美德,让我们的思想落在一个灵活的空间上,可以极大地改变我们的感受和对情绪的反应方式。

本次讲座让南昌大学的学子们对积极心理学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与认识,为他们树立正确幸福观、掌握情绪调节及幸福体验方法提供了科学指引,有助于学子们在今后生活中积极践行,努力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


出品/公道传媒全媒体运营中心

值班编辑/张睿桐

责编/熊可

终审/周德忠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   邮编:330031   电话/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