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学院动态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从公益初心到创业实践:孤独症儿童矫正事业的破局之道——我院夏季学期讲座顺利召开

为拓展学生专业视野,探讨公益创业的实践路径,我院于2025年9月11日上午在文法楼A201会议室成功举办了夏季学期主题讲座——“从公益初心到创业实践:孤独症儿童矫正事业的破局之道”。本次讲座由我院心理学系主任李力老师主持,特别邀请到南昌慧中儿童康复训练中心创始人张洁冰老师担任主讲嘉宾。来自应用心理学、社会学等专业的几十名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讲座伊始,李力主任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首先对张洁冰老师在百忙之中莅临我院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向在场师生介绍了张老师作为孤独症儿童母亲和资深康复专家的双重身份。李力主任指出,本次讲座不仅是一次专业知识的学习契机,更是一场关于爱、责任与坚持的精神洗礼,希望同学们能从中汲取力量,将所学所思与未来的职业规划相结合。

在主题分享环节,张洁冰老师以“从公益初心到创业实践”为主线,将个人的心路历程与机构的发展轨迹紧密结合,为师生们呈现了一场内容详实、情感真挚的演讲。她首先从孤独症的核心认知谈起,系统介绍了孤独症的本质、发病率、核心症状以及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认知误区。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复杂的专业概念,帮助同学们建立了对孤独症的科学认识。

接着,张老师深情地回顾了自己创办南昌慧中儿童康复训练中心的缘起。作为一名孤独症孩子的母亲,她曾经历过诊断时的崩溃、陪读的艰辛,以及为儿子寻找持续训练机构的无助。正是这份深沉的母爱,让她在2006年毅然决定创办自己的康复中心,只为给儿子和更多有需要的家庭一个“家”。她生动地讲述了机构从租来的简陋民房起步,在资金、师资、资质等重重困难中艰难探索、逐步成长的全过程。

机构的“破局之道”,张老师强调了“专业化”是立身之本。她详细介绍了中心如何坚持引进国际先进的康复理念与方法,并结合本土实际进行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亲子同训”模式,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认可。同时,她也分享了机构如何通过与高校、政府及基金会合作,整合社会资源,不断发展壮大的经验。此外,张老师还客观分析了当前行业面临的挑战,如出生率下降带来的生源变化、资本连锁机构的竞争、医院系统的介入以及行业监管尚不完善等问题。她坦诚地表达了作为一名坚守公益初心的创业者的忧虑与思考,并勉励有志于投身特殊教育事业的同学们,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用专业和坚持去应对未来的挑战。

在最后的互动交流环节,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同学们踊跃举手,就“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特教老师”“孤独症儿童的早期筛查与家庭干预方法”以及“公益机构如何平衡社会价值与商业可持续性”等问题与张老师进行了深入探讨。张老师结合自丰富一线经验,耐心细致地回答了每一个问题,并鼓励同学们要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人文关怀。

讲座尾声,李力主任对活动进行了总结。他高度评价了张洁冰老师分享的价值,认为其个人经历是对“将个人命运与时代需求相结合”的最好诠释。他再次强调,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习张老师身上那份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勇担社会责任,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随后,简短而隆重的颁奖仪式举行。李力主任代表学院和同学们向张洁冰老师颁发了学院百佳讲坛系列讲座特别邀请的“感谢状”,以感谢她为本次讲座所做的精心准备和精彩分享,并对她长期以来在孤独症康复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表示崇高的敬意。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此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对孤独症康复事业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也激发了大家对公益事业的热情和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思考,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出品/公道传媒全媒体运营中心

供稿/邹斌

摄影/邹斌

值班编辑/陈毅 曾雅宣 郑芷轩

责编/季亚萍

终审/周德忠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   邮编:330031   电话/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