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科学研究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多重逆境视角下的儿童发展:理论与实证

为交流分享童年逆境研究的核心成果1026日下午 由社科处、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MSW教育中心联合主办的“多重逆境视角下的儿童发展:理论与实证”主题讲座在法学楼A534顺利开展。此次讲座特邀浙江大学社会学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福利博士、剑桥大学访问学者姜山担任主讲。

讲座伊始,姜山“童年”作出学术定义,明确本次讲座及的儿童泛指0-18岁人群。

随后,姜山系统阐释了“童年逆境”概念的发展历程,该历程主要分为四大阶段:早期阶段研究者基于临床案例观察,初步提出童年早期经历对个体的影响;20世纪60-70年代,亨利·坦普发表《受虐儿童综合症》,首次从医学角度系统描述儿童身体虐待症状,使儿童虐待从社会问题转变为医学诊断实体;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ACE(童年不良经历)概念应运而生,菲利博士确立“ACE得分越高,成年后身心健康风险越大”的反应关系;21世纪至今,研究进一步深化,AAEs(青少年逆境经历)概念扩展研究群体,同时纳入时间维度,而且融汇进众多学科。

接着,姜山围绕三大研究脉络展开深入探索。在累积效应中,将儿童压力分为结构性与关系性逆境,并明确不同健康问题的中介机制与多层级调节机制;在组态效应中,揭示不同组态对儿童发展的差异化影响;在时序效应中,发现童年逆境对个体青年、成年乃至老年阶段产生长期影响。

最后,在互动环节中,姜山针对理论与实践结合、理论选取、选题等问题给出建议,强调从生活经验与学术文献中挖掘选题的重要性

此次分享不仅展现了童年逆境研究的前沿成果,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出品/公道传媒全媒体运营中心

供稿/谢莹菲

摄影/罗政

值班编辑/陈毅 曾雅宣 郑芷轩

责编/季亚萍

终审/周德忠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   邮编:330031   电话/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