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学生园地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研究生活动

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研究生“学子风采”(十六)闵炜琪:精进不休,臻于至善

闵炜琪,女,南昌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2020级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南昌大学第三届博士生会主席团成员,南昌大学“香樟博士声”宣讲团成员。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含导师一作本人二作)发表SCI二区论文2篇(其中一篇被SSCI二区共同收录),CSSCI论文2篇;撰写政策专报获得省级领导批示1篇;在《江西日报》经济版面发表文章1篇。以其他作者身份发表SCI二区论文1篇,普通期刊1篇。共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次,南昌大学研究生特等奖学金5次,一等奖学金1次。获得校级优秀研究生毕业生荣誉,获得学院评选的“公管之星”荣誉一次。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基地重大招标课题等课题研究,研究方向为碳排放治理乡村振兴等。

学史明理 薪火相传

作为“香樟博士声”宣讲团的一员,闵炜琪积极承担校内党史宣讲任务。为了讲好党史故事,闵炜琪广读经典,了解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写下的恢弘史诗。在准备宣讲提纲的过程中,她越发体会到宣讲党史的重大责任。“作为一名博士生,一定要尽最大努力为学弟学妹们做好党史宣讲,讲清、讲好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并取得伟大成就的光辉历史。”

谈及宣讲带给自己的最大收获,闵炜琪表示,学史明理,宣讲的过程也是自我提升的过程。作为当代青年科研工作者,更应当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技工作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攻关的奋斗精神,不断突破挑战、秉持初心,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挥洒青春汗水。

谆谆教诲,孜孜指点

转眼间,2023年已经是闵炜琪来到南昌大学的第六年。2017年研究生初入学时,她积极参与了多个科研项目。这些经历不仅提升了她的科研能力,更拓宽了她的学术视野。在科研与项目中积累的经验不仅帮助她理解科学问题的本质,学习新的知识,提出新的理论,探索新的研究方向,也让她逐渐成长为能够独立进行学术研究的青年学者。2020年,怀着对科研的浓厚兴趣,闵炜琪开始了博士阶段的学习,通过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勤向导师和前辈请教等方法,闵炜琪也有了更高质量的学术成果。

谈及科研,闵炜琪表示科研并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艰难,只要秉持认真的态度,珍惜与老师和前辈交流的每一次机会,便能有所收获。谈及自己的博导——傅春老师,闵炜琪表示,老师会带领大家参与不同的研究课题积累经验,更鼓励大家积极尝试将调研实践中的所见所闻转化为文字成果。此外,老师总是能看见每个学生的长处,指点大家找到适合的科研方向。在老师孜孜不倦地的教导下,闵炜琪拥有了博士期间的第一项成果,撰写的政策专报也获得了省领导的批示。

虚中乐善,笃志好学

进入博士阶段的学习以后,虽然仍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校园中学习,但是管科对闵炜琪来说却是一个新专业,初入新的学术领域也给她带来了许多迷茫与焦虑。两年时光眨眼而过,看着如今丰硕的科研成果,闵炜琪成功度过了最初的艰难时光。闵炜琪认为,“让人与人之间拉开差距的,不仅有努力,还有谦逊乐观的学习心态。”

在她看来,未知即是机遇,没有人能提前算好结局。不论在学习和生活中面对怎样的未知,获得怎样的成果,都应该始终保持学习的心态,向所有人学习,向万事万物学习。无论是学术会议还是校内活动,都应该抱着一颗谦逊的学习之心,不断吸收养料。迷茫和焦虑不是科研的终点,夸赞和表扬亦不是。让虚心学习的心态促进自我提高,逐渐超越昨天的自己,才能在学习和科研之路上走得更远。

Q:学姐在学习和研究中有什么好的建议和大家分享吗?

A:行动力是学习研究的基础,面对难题,要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实践调研,抓住每一个可能的学习机会,在“做”与“不做”之间,选择“做”;在“去”与“不去”之间,选择“去”;在“参加”与“不参加”之间,选择“参加”,形成“行动”的习惯,即使是一闪而过的想法,都将它转化为成果,久而久之,便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愿大家在科研的旅途上能够持之以恒,勿矜于前功,勿厌于所得。


品/公道传媒全媒体运营中心

供稿/苏良 李娅朦 黄毓珏 闵炜琪

摄影/苏良 李娅朦 黄毓珏 闵炜琪

值班编辑/唐欣愉 金铖锟 罗西子 张秋香

责编/季亚萍 孙天翼

终审/周德忠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   邮编:330031   电话/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