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学生园地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本科生活动

夏季学期之社会实践: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全南蓝巾帕制作技艺探寻社会实践队

——探寻非遗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将当代青年的社会实践融入乡村振兴当中,探寻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之法,202371日,南昌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全南蓝巾帕制作技艺探寻社会实践队来到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开展了为期五天的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力争以全南蓝巾帕为落点,从当地风景特色、农产品特色、非遗特色等探寻一条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

走访雅溪,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

全南蓝巾帕是赣南客家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发明的,包括御寒保暖的头巾和做家务时防止衣物变脏的拦身帕,在客家语系中被称为“身”(xin),与“巾”谐音,加之其以蓝色为主色调,久而久之人们便把它叫做“蓝巾帕”。

通过文献查询及网络搜索,实践队将本次实地调研活动的第一站定在了全南县“非遗小镇”——雅溪古村。作为国家4A级景区,它充分保留乡风乡韵,并针对部分建筑进行规模化、区域化设计,内设福星围、雅凤围、农耕文化展示厅等,文旅融合带动经济发展。

当地天气变化无常,但无论是骄阳还是暴雨,都无法阻挡实践队的脚步。一到达目的地,实践队立即开展实地走访,切身感受当地浓郁的乡风乡韵,更借此机会参观福星围内客家蓝巾帕厅,细看蓝巾帕的细密纹路、古老家庭织机的斑驳痕迹,了解其传承发展历史。走访中,队员们根据古村内的人员构成,随时随地与古村工作人员、店铺商家和游客等人群交流,深入探索雅溪古村内全南蓝巾帕制作技艺非遗传承的现实状况、推广使用意愿。

探访罗田,特色产品赋能乡村振兴

完成雅溪古村的实地走访计划后,实践队搭乘班车前往全南县南迳镇罗田村,同当地村支书进行面对面访谈。对于全南蓝巾帕制作技艺这门非遗,村支书表示,当前还是以传承为主,村内已计划打造集中学习点,希望下一辈人多多参与。队员们还了解到,罗田村现阶段正大力发展特色鲜活“土特产”,借助熟人介绍推广、外部合作和“农产品+电商”等方式重点销售罗田马蹄,以拓宽村民增收渠道、促进村庄发展。

在村支书的引领下,实践队走过乡间小路,拜访全南蓝巾帕制作技艺传承人利玉兰女士,就全南蓝巾帕传承现状、传承困境、未来期望等问题与她进行访谈沟通。谈到其现状时,她感叹当今非遗技艺传承不易,希望队员们用心感悟、有所体会。

利阿姨领着队员们登上二楼,展示全南蓝巾帕部分制作过程。老人粗糙的手指灵活翻飞,牛角梭子在红白的棉线中穿梭,精致的图案渐渐出现,这一项手艺她已经坚持了五十余年。“蓝巾帕上的图案其实包含了特殊的意义,亲眼见到的感觉跟在手机上看完全不一样。”“非遗产品制作技艺的精细程度太令人赞叹了!”“特别精美,特别震撼。”观摩利阿姨的制作后,队员们纷纷说道。

实地调研,乡村特色描绘美丽画卷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南昌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全南蓝巾帕制作技艺探寻社会实践队在全南县的实地调研过程中,了解到蓝巾帕的历史文化背景,也获取了现实发展状况的一手资料,切实感受到乡村特色产品助力乡村振兴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实现乡村振兴需要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乡村流动,需要繁荣乡村文化、发扬非遗重要作用,更加需要新时代新青年不断培养创新意识、拓宽文化视野,以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精神,结合自身所学专业知识与乡村发展和建设的实践,让世界看见青春力量,看见中国美丽乡村。


出品/公道传媒全媒体运营中心

供稿/周昭君

摄影/周昭君

值班编辑/田冉 李强强 白雨薇

责编/季亚萍

终审/周德忠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   邮编:330031   电话/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