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日上午9点,南昌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邀请到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副校长、清华大学访问学者廖清成教授做题为“准确把握当前的经济形势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采取线上和线下结合方式,由学院学科长、江西省系统工程学会理事长徐兵教授主持,由学院教授、南昌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祝琴进行总结发言,学院师生共计六十余人参加讲座。
讲座伊始,廖清成教授以近年来美国对中国采取的一些经济措施为切入点,引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廖教授用生动具体的例子揭示了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的现状。廖教授指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也在加快壮大,产业链韧性得到大幅提升,但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接着,廖教授围绕“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基本面长期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和“化危为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三个方面展开学术报告,首先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析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认为国际上全球经济复杂严峻、全球化进程遭遇逆流、全球经济结构性问题依旧,国内社会主要矛盾、比较优势、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增长方式发生变化,并基于质量、效率和动力三大变革的内涵,提出中国必须通过提升教育和人力资本素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机遇;从扩大出口、吸引外资加快发展的机遇向扩大内需、实现结构化和动力的转换;积极发挥大国影响力,参与全球治理和规则制定、保护和拓展我国发展利益和机遇。
其次针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态势不变的预言,廖教授认为,中国经济有超大体量的经济规模和物质条件来托底,有超大规模的市场空间及内需和完备的产业体系和配套能力来支撑,有创新和改革开放双轮驱动动力,还有明显的制度优势和宏观调控能力。此外,就化危为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廖教授指出,要深化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把握好五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全面贯彻“产业升级,数字化生产,‘双循环’”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我国经济在危机中高质量发展。
在讲座中,廖教授还以俄乌冲突为例,指出当前面临诸多来自外部环境的挑战。一是全球经济更趋复杂严峻;二是全球化进遭遇逆流;三是全球经济结构性问题依旧。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自2020年开始进入下行通道,世界经济呈现衰退趋势。并且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以邻为壑、推脱责任、指责他国的非理性行为,排外情绪、极端的民族主义和利己主义思维开始抬头。单边的利己主义保护主义与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冲突成为未来困扰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突出矛盾。从全球看,当前人为(而非市场自然形成)推动和肢解经济全球化的言行和举措世所罕见,全球壁垒丛生,被各种无形的高墙阻隔。
最后,廖教授用简洁凝练的话语指出当前该如何化危为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深化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二是把握好五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三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然后他还特别强调了碳达峰碳中和的问题。廖教授指出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复杂工程和长期任务,目标上要坚定不移,策略上要稳中求进,要充分考虑国内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等基本国情,通盘策划,先立后破,不能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在讲座的最后,祝琴教授对廖教授的讲解进行了纲领性的总结和补充,并向他表示衷心的感谢。同学们也积极踊跃发言,得到了廖教授热情的答疑。
此次学术讲座持续了三小时,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热情互动中圆满落幕。此次讲座廖教授以近来重大事件作为示例为同学们带来精彩的讲解,让同学们有切身体会之感,对当前经济形势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不仅拓宽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还引发了同学们对当今国家经济发展的深思,进一步营造了学院良好的学术氛围。
主讲人介绍:
廖清成,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副校长、教授、博士,清华大学访问学者,入选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主要从事经济理论与政策、党建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部级课题多项。
出品/公道传媒全媒体运营中心
供稿/祝琴 钟晴
摄影/钟晴
一审/罗西子 田冉 张秋香
二审/季亚萍
三审/周德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