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8日晚,南昌大学夏季学期的学术讲座在线上开始,本次讲座由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先红主讲,刘晶老师主持,参与老师有熊茜老师、肖玉琴老师、李艾丽莎老师、黄琼瑶老师、张蓓老师,参加的同学有公关专业,公管专业、行管专业、应用心理学、新闻学和社会工作等专业,共计一百五十余人。
陈先红教授从三个角度向大家展示了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让大家对于讲好国家故事的这个话题有了初步的理解,也为接下来的讲座奠定了基础。
会议伊始,陈先红教授提出第一个角度——讲好中国故事的国家观,并指出讲好国家故事的国家观分为西方的中国观、中国观的界定两个方面。首先提出“何谓中国?何为中华民族?何谓中国故事?”这些有关国家和民族认同的问题,引人深思。接下来便向我们讲述了在西方国家眼中“中国”的概念是建立在“想象的异邦”基础之上的这一事实。然后,向我们讲述了中国观的具体界定。
接下来,陈教授又提出了第二个角度——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观。这个角度又包含着“建立故事维度的内容叙事观、建立话语维度的受众叙事观、建立语境维度的共享叙事观”这三个具体方面。建立故事维度的内容叙事观就是讲好中国故事,在内容维度上要聚焦于“大叙事——中叙事——小叙事”三个叙述层次,形成多元并存的叙事内容体系。在此,陈教授还重点强调要从娃娃抓起,讲好中国礼乐文化的故事,倡导“中华节庆礼服”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语境维度的共享叙事观就是围绕着“中国故事世界”这个核心隐喻,从内部和外部两种语境的关系视角来描述中国叙事文本的存在模式,建立以语境——价值观二分法的共享叙事观模型。最后,陈先红教授做出总结:讲好中国故事是中国故事与中国话语的结合,并具有明显的语境特征。
最后,陈先红教授提出讲好中国故事的传播观这一角度。讲好中国故事的传播观包含以下四个角度:以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战略传播世界观;以“国际-民间-公共”三重话语空间为战略传播对象;以传统中国的文化故事、现代中国的现代发展故事、讲好中国的一带一路故事为切入点探讨提升中国文化价值观国际话语权和文化感召力的理论基础、战略方法、政策建议和指数构建;以共享性的国际话语为传播效果评估。在讲解期间,陈先红教授以“如何生动鲜活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例生动形象的讲解了,向国际讲述中国故事的时候要采取“柔性公关”的政策,寻找中国故事和国际受众的最大公约数,唤起国际受众的共情,已便更好的讲述中国故事。
讲座临近尾声,同学们畅所欲言,积极地向老师表达自己对于公关知识的一些疑惑,陈先红教授也都耐心地一一解答。
最后,讲座在一片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圆满结束。学生们在讲座中获益匪浅,不仅学习到了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还学到了许多公关知识和独到专业的公关见解。
报告人简介:
陈先红,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卓越学者”特聘教授、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二级教授,澳门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政协委员。中国故事创意传播研究院院长(中国外文局-华中科技大学共建)、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新闻史学会公共关系分会会长。研究方向为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中国故事国际传播、品牌传播等。已出版著作教材20多部,发表论文百余篇。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十多篇,著有《公共关系生态论》、《现代公共关系学》(第二版)、《广告策划创意学》(第三版)、主编《中国公共关系学》(上、下)、《欧美公共关系经典丛书》、译著《战略传播手册》等,主持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1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中国外文局重大课题2项,其他省部级课题几十项。《public Relations Review》年度特刊联合主编,“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创始人和学术顾问。
出品/公道传媒全媒体运营中心
供稿/蔡依诺
摄影/蔡依诺
责编/黄子萱 田佳
排版/罗西子
审稿/陈骞
版权所有 南昌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 邮编:33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