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现有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1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公共管理),4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行政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政治学理论),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公共管理硕士,即MPA);有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工作、公共关系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等6个本科专业,行政管理为1个江西省品牌专业,拥有4门省级优秀课程。学院现有在校学生2183人,其中本科生1080人,学术型研究生138人,MPA专业学位研究生960人。
学院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梯队完整,形成了以中青年学者和博士为主体的教师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88人,其中男教职工47人,女教职工41人;专任教师69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3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21人;博士37人,在读博士7人。此外,学院有各类客座、兼职教授37人。
学院教学辅助设施齐全,办公、教学、科研实验用房面积达450平方米。有近30个教学实践实习基地;资料室藏书3.5万余册,中外期刊73种。
公共管理学院正在秉承“出名师、育英才、创一流”的目标和“德为先、人为本、学为上”的理念,贯彻“强学科、精管理、惠民生”的工作方针,立足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追求公共价值,尊重科学理性,弘扬人文精神,同心同德,开拓进取,为打造成为面向社会、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国内有一定影响的研究教学型公共管理学院而努力奋斗。
为响应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立体交叉的本科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突出公共管理学科的特色,结合公共管理学院的实际,特启动并实施“四百工程”,即“百村调查”、“百佳讲谈”、“百部经典”和“百生创业”工程。
以原行政管理学系和社会学系为基础,整合相关学科、专业于2008年9月组建成立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目前,学院下设两个系、一个中心、两个校级研究所,即公共管理学系、社会学系,MPA教育中心,以及行政管理研究所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所,另有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即江西省党风廉政建设研究中心暨南昌大学廉政研究中心挂靠本院。
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工作,落实各项工作部署和措施,关心在校师生身心健康,利用心理学知识开展辅导员工作,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心理学系特开设“疫”路同心系列主题讲座。讲座于5月2日晚20:00开始,由贺晓玲老师主持,杨琳老师主讲,主题为“疫情期间心理学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学校辅导员以及心理学系师生共计200余人参与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杨琳老师以“各位辅导员将自己的工作做一个比喻,大家会比作什么?”的问题引发了大家的思考,辅导员们踊跃回答,做出了牛、伞等生动贴切的比喻,揭开了讲座序幕。接着,杨琳老师以压力模型详细分析了疫情期间辅导员工作的压力来源、影响因素以及压力反应。当前疫情状况瞬息万变,生活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人际沟通的现实难题,工作的内容、工作对象、工作负荷都是辅导员工作的压力源,工作、家庭及家人状况等因素使辅导员个体的压力剧增,各种压力源共同作用于辅导员个体认知方式、个体性格以及社会支持系统上,带来了种种压力之下不良的生理症状、心理表现、行为表现。
杨琳老师从辅导员工作中的压力源入手,详细阐述了辅导员工作心态调整的具体内容,包括辅导员的自我照顾、工作期望值调节、个人参照值的改变等方面。
杨琳老师还用生动的案例阐明了疫情期间辅导员开展学生心理的工作方法,即认知改变法、放松训练法、榜样激励法、社会支持法、表达疏解法等。从辅导员自身的角色出发,提出了做好学生工作的路径策略,即要从理解接纳学生情绪及行为反应、传递希望和乐观精神、鼓励采取积极的方式应对、给予适宜的建议、建议或帮助预约学校心理咨询、告知家长取得家长的支持等,与参会师生产生了共鸣。
最后,参会辅导员老师们与杨琳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特别是就有关疫情背景下如何与学生家长沟通并取得家长对于学校管理工作的支持等问题,杨老师基于长期心理学教学与心理咨询实践经验,给予耐心细致的解答,使大家受益匪浅。讲座在大家意犹未尽的讨论中圆满结束。
主讲人简介:
杨琳,南昌大学副教授、南昌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心理学系教授、南昌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咨询师、江西省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长期从事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出品/公道传媒全媒体运营中心
供稿/刘林欣
摄影/刘林欣
责编/陈川 黄子萱 邹家香 田佳
排版/罗西子 段振兆
审稿/季亚萍